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張添晉特聘教授
循環經濟簡介
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是一種可恢復且可再生的體系,著重於再生恢復、使用可再生能源、拒用妨礙再利用之有毒化學物質,並以「循環」概念為基礎,透過重新設計材料、產品及商務模式來消除廢棄物,增加原物料的使用價值,減少浪費及對環境的負擔,使資源可以更有效率地被利用。
像大自然一樣生生不息的經濟體系可以分為兩種循環(如圖1)。所有資源皆可分別被納進生物與工業兩種循環,並在中生生不息地被使用,因而消除廢棄物的概念。
循環經濟精義與展望
自2016年起,我國政府開始正視循環經濟,並列為「5+2產業創新」之一,除須對循環經濟之概念與發展有完整性瞭解外,亦須對推動循環經濟可能產生之效益或衝擊做評估,進一步進行永續資源物料管理、發展資源循環再利用技術,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創造資源、經濟及環境之永續,邁向永續資源循環社會。
從線性經濟邁向循環經濟
工業革命以來,科技與經濟高度之發展,於舊有線性經濟思考下,從產品設計到製造皆以搖籃到墳墓之單向流動發展,導致許多資源僅使用過一次,即流失其效用及價值,使地球能資源快速消耗,環境負荷日趨嚴重,造成資源耗竭、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等環境問題,故為解決其問題,應拋開以往「獲取、製造、使用、丟棄」之線性經濟模式,並朝向提高能資源高效率、減廢、提高循環度及減少掩埋之循環經濟發展。
循環經濟創新商業模式
目前我國五種創新商業模式有:(1)循環供應:以可完全再生及回收之資源為基礎,取代線性資源利用方式,並降低原物料之使用;(2)資源循環:於產品生命週期結束前,將其轉換為再生物料,可減少最終處置量,同時能取代傳統自然資源開採及加工;(3)延長產品生命:延長產品之生命週期,以減緩產品所含物料之流動率,降低天然資源開採率,並減少廢棄物產生;(4)共享平台:透過建置連結產品用戶之合作平台,推廣使用率較低之產品,減少新產品之使用,進一步減少製造新產品所需物料;(5)產品即服務:透過租賃及付費使用方式,取代傳統「買即擁有」之觀念,對生產者而言,亦有延長產品生命週期之誘因。
循環經濟應朝源頭減量、資源最大化邁進
循環經濟重點不在於回收,應朝源頭減量與資源最大化邁進。為解決資源面臨浩劫之困境,聯合國環境總署國際資源小組共同主席波托契尼克(Janez Potočnik)認為必須從根本去改變,其中最關鍵三個要點為:企業利潤須納入環境及健康之外部成本、各國對於永續發展目標需真正達成共識及國家治理需減少錯誤之補貼政策,轉向有利永續發展之補助上。
另為使我國邁向高價值之循環經濟體系,其需要創新改變,除保有既存之資源回收、廢棄物減量及推動能資源整合基礎外,應結合產業鏈、技術、資源及政府政策等,以循環經濟之創新思維永續發展,並創造永續商業模式,減少能資源之依賴,亦需考量物質循環可帶來之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及資源安全,使我國走向循環經濟之新時代,達到產業發展同時可兼顧環境保護之永續發展目標。
小結
我國過去總以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來衡量經濟成長,卻忽略其背後所需付出之代價,即線性經濟發展愈快速,對環境之負面影響愈大,因此政府與企業不應僅專注於GDP成長,亦須考量發展經濟時對環境帶來之影響,且未來產業發展的同時,需兼顧環境之永續發展,並透過創新商業模式,大幅降低能資源之消耗及減少廢棄物產生,為我國創建永續發展之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