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資訊科技協助資源循環再利用之流向管理

環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管永愷總經理

近年來台灣的產業型態,從過往的農業逐漸轉變為以工業、科技及服務產業為主體,在這樣的轉變下,廢棄物的數量、類型也逐年增加,進而衍伸出廢棄物的露天堆置、掩埋土地難以尋覓等影響環境品質的問題,特別是工業廢棄物的妥適管理問題更為複雜。也因此,近幾年來,相關單位開始重視廢棄物管理資源化與再利用議題,滾動檢討各類法規、技術、運營模式與管理規範等,累積豐富的經驗也推動產業發展及更成熟之處理技術。

藉由掌握資源再生產業資訊、健全法令制度及再利用審查管理,經濟部工業局統計,109年工業廢棄物再利用量為1,491.2萬公噸,再利用率為81.16%,資源循環產業產值達741.17億元。顯示透過經濟部、環保署等資源化管理相關單位的帶領下,整合跨部會機關並邀請學術界與產業界共同努力,整體廢棄物資源化效益已大幅提升,逐漸紓解多年來工業廢棄物無處可去的窘境,也創造更高的資源化產值。

其中,經濟部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更於110年6 月24日修正發布,強化再利用產品的流向管理,首要管制前端的事業廢棄物來源、再利用機構應具資格及再利用產品用途種類等;中端則控管再利用產品製造程序、品質;並於末端規範再利用機構的運作管理,包含產品流向追蹤、銷售紀錄等,亦進一步要求再生粒料清運機具應裝置GPS及申報流向聯單,且清運機具裝置之系統規格應符合應裝置即時追蹤系統之清運機具及其規定公告之規定,期透過科技手段掌握產品清運過程中時間、空間及運送內容物等資訊。

故為精進再利用產品的流向管理,工業局強化整體清運及審核作業程序,規範再利用機構應與產品銷售對象簽訂買賣契約書、建立聯單填報程序機制,並導入GPS衛星車輛定位管理技術及GIS地理資訊圖台監控工具,作為再利用級配粒料、非級配粒料之清運追蹤更有效且精準的管理手段。遂於110年度強化既有再利用運作及產品流向管理系統,以系統工具推動聯單填報電子化,透過再利用產品出廠前於系統提報清運聯單,在車輛清運離場前刷取車機條碼,記錄實際出場時間,並於產品抵達收料地點後再次刷取車機條碼,以記錄完成清運時間,即可當該筆實際清運資訊與提報之聯單或使用範圍異常時即時管制,提供狀態警示及E-mail警示通知;在完成清運後,則持續透過GPS起訖點、停頓點資料彙整,追蹤比對清運歷史軌跡,透過定期及不定期產製分析統整清運報表,以系統工具於事後進一步掌握各項清運地點及成果,藉此提供再利用機構人員、工業局主管機關及在地環境保護局做查核與查訪之參據。

透過系統工具輔助政策法規之推動,可有效強化再利用產品流向管理,以預防再利用產品不當使用,並強化環境風險管控,也提升稽查人力分派效益及稽查非法目標之成功率。進而在資源循環再利用與永續發展的推動中,使廢棄物以更佳之方式獲得處理,減輕環境污染負荷,使工業廢棄物產出最小化及資源回收再利用最大化,也讓地球資源更能被永續的運用。

參考資料:
工業廢棄物清理與資源化資訊網,https://riw.tgpf.org.tw/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新聞專區,https://enews.epa.gov.tw/Page/B514A5023133ED27

prev next
會員留言 請先登入
社團法人台灣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
02-23688500
service@ceita.org.tw
CEITA
02-23688500
Room 402, No. 71, Zhoushan Road, Daan District, Taipei , Taiwan
service@ceita.org.tw
訂閱最新消息

訂閱後,您會收到我們的最新消息

    SUBSCRIBE US

    You will receive the latest news after you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