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推動循環經濟轉型的能力發展探討

2021-09-05

郭有福 循創協會理事

2021年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市議會主席蘇珊·艾特肯議員(Susan Aitken),代表全球足跡網絡和蘇格蘭環境保護局(SEPA)宣布2021地球生態超載日將落在7月29日,這意味著人類僅用7個月就已經將2021年的地球生物資源配額用完。「2020年循環缺口報告」(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0)指出,全球對於天然資源的消耗量首度超越1000億公噸,而原物料循環率卻只有8.6%,這也凸顯了全球對於資源使用效率仍舊是偏低。

人類對於資源耗竭式的開發與使用,不僅威脅到自身的生存環境,更造成環境系統嚴重失衡,使得生態循環遭受破壞。因此,面對當前資源嚴重匱乏以及低效的資源利用率,如何由線性經濟轉型為循環經濟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而面對此一循環經濟轉變的趨勢,眾多知名的國際組織,如Accenture、WRAP、IMSA、Forum for the Future 以及 Carbon Trust…等,也紛紛提出循環經濟商業模式架構,以協助企業擬訂轉型的方向,這些架構涵蓋製造業及服務業特性。然而,當企業推動循環經濟的轉型,從線性價值鏈轉變為循環價值鏈同時,也應同步提升其對產品、資源使用、運營和組織等方面的新知識與能力。

一、提升循環產品設計能力

企業對於產品設計方面,應考量如何交付符合客戶期望的成果,以滿足客戶對於其商業模式的需求。因此,應提高客戶對產品生命週期各個層面的參與,以開發出能夠支援產品生命週期的管理與服務。並且通過持續的互動和數據分析,來增進對客戶及客戶對產品要求的理解。

交付客戶期望成果的設計解決方案

企業應具備將客戶的需求和要求納入產品設計核心的能力,包括了解使用者旅程和需求、將數位化應用整合到產品設計的能力,以及開發完整的產品生命週期的解決方案與服務。

企業可以透過讓客戶和合作夥伴參與共創解決方案方式,如採用迭代設計和快速原型技術,進行測試、分析、學習與反饋;也可以建立並管理與客戶及合作夥伴所組成的開放式生態系,並共同參與開放式創新;以及善用大數據來進行智能化產品的開發等。

設計可循環產品

企業應建立設計長生命週期和使用可持續材料產品的能力,包括了解整個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對環境的影響,以設計出能夠經久耐用、易於維修和升級以及使用永續材料的產品。

為達到這個目標,企業在產品設計時可以採用遵循循環設計原則方式來達成可循環產品的設計。例如在產品設計時執行生命週期評估 (LCA) 以了解並避免對環境的影響,或使用環境數據庫和工具來模擬產品對環境的影響。也可以透過制定產品護照,提供產品在整個生命週期的使用方式與指引。

銷售成果和生命週期服務

企業應思考如何將客戶對市場的洞察運用在交付給客戶的增值解決方案上。包括如何吸引客戶的參與、了解客戶的要求以及對產品生命週期不斷變化的需求,將這些洞察應用在整個產品生命週期的銷售上,並為這些成果導向的解決方案制定新的供貨及定價模式。

例如,在整個產品生命週期中,以消費者期望的成果作為銷售核心,允許消費者根據費用或使用情況進行收費。也就是說消費者是使用產品而不是擁有(以租代買),讓消費者從擁有產品轉變為使用服務,也就是將產品服務化。此外,也可以藉由開發新的服務方式或提供售後服務以延長產品壽命,例如借助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維護和維修服務。

二、提升資源管理能力

企業需要改進資源管理能力,以期能夠做到以更少的資源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同時也需要新的能力和思維方式,以及了解材料的選擇、廢棄物管理和製造服務如何影響環境足跡,以確保材料和產品維持在於封閉的循環之中。

採購回收或可回收材料

企業應具備能夠指定和採購易於再生和回收的材料的能力。因此,除了需要了解循環材料的特性和品質之外,也應制定出整個採購過程中能夠促進循環思維的關鍵績效指標(KPI),並思考如何吸引供應商的參與並發展出生態系的合作夥伴關係。此外,企業也應該瞭解如何從不同的來源獲取循環材料:如內部回收設施和外部回收商、產業共生、採購市場平台、合作的廢棄物處理公司、二次料的商品市場…等。

產品生產、再製造和回收

企業對於生產過程所產的廢棄物,應建立相應的處理能力(包括掌握物質流和再製造)。因此,企業應推動物質流管理,並將生產製造管理數位化以提高效率。對於返品,則應提高維修和再製造能力以及回收材料的處理能力。

企業可以經由整合相關的科技來監控並追踪材料和產品的流向,並依據產品的經濟價值採取相對應的計劃和方法。如使用RFID標籤、機器視覺和AI追蹤生產過程和材料、推動材料分類自動化(例如使用機器人)以及進行性能評估,並只針對有缺陷的功能和組件來加以解決。

回收生命週期終期產品

企業應建立產品回收系統,簡化及促進報廢產品的處置,包括設計和建立逆向物流網絡、監控和評估產品性能以及建立促進產品回收的激勵機制。

企業可以根據產品的經濟價值來調整相關的計劃和方法,如根據產品經濟價值案例訂定回收規範,優化產品回收管道,例如 與經銷商、工廠、商店和特定場所進行回收合作。

三、組織的轉型與協作

對於企業的循環轉型,技術、合作夥伴和領導力皆扮演著關鍵角色。因此,企業對於組織與合作夥伴的管理也應進行相對應的轉型。

部署技術和數據以傳遞成果

企業對於技術和即時數據應具備收集、管理和獲取有價值的見解的能力。包括IT基礎設施和API的開發與管理,數據收集、分析、可視化和變現,以及了解現在及新的資訊安全法規。

然而,僅使用IT和數位化技術是不夠的,企業需要具備能夠從數據中收集並獲得有價值的見解的能力。因此,企業應善用工具來產生數據並予以可視化,例如部署傳感器或其它的數據採集工具,或開發可以生成數據的智能化產品,並利用數據來降低成本及增加營收,以及使用可視化工具協助進行輔助決策(例如 Tableau、Microsoft Power BI 和 IBM Cognos)。

建立合作夥伴生態系統

對於持續增加的生態系合作夥伴,企業應具備足夠的管理能力以實現封閉循環,包括了解如何最大限度發揮每個合作夥伴的優勢、透過共同創新和各種資源的投入獲得新創意以及了解智權和法律合規性。

企業也可以利用現有的合作夥伴網路並使用數位化平台進行互動、加入知識共享平台(如WBCSD, OECD, CE100)或建立數位化平台連結相關利害關係者以獲取洞察力。

推動企業文化和方向的轉變

企業應發展和激勵提升循環和成果的能力,包括促進企業文化的轉變和跨部門合作、制定目標和指標以激勵循環措施以及了解產品生命週期面向以實現準確的商業估值。企業也可以透過將循環經濟目標與產品/服務相關組織整合來推動跨部門協作,如定義明確且可衡量的目標、促進資訊交流和跨功能合作以及激勵員工改變思維方式。

結論

對於循環經濟轉型,企業需要推動組織內的跨部門和價值鏈的協作,並建置及發展相應的能力。雖然,對於應對客戶對不同的商業模式的期望成果,企業所需要發展的能力組合不盡相同。然而,企業並不需要在內部建置及發展所有相應的能力,可以透過生態系的合作夥的協作來提供相關的技術與能力的支援。

參考資料:

  1. “The 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0”, https://www.circularity-gap.world/2020
  2. 地球生態超載日“, https://www.overshootday.org/newsroom/press-release-june-2021-chinese-simp/
  3. “Circular Economy Playbook for Manufacturing”, 2018.
prev next
會員留言 請先登入
社團法人台灣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
02-23688500
service@ceita.org.tw
CEITA
02-23688500
Room 402, No. 71, Zhoushan Road, Daan District, Taipei , Taiwan
service@ceita.org.tw
訂閱最新消息

訂閱後,您會收到我們的最新消息

    SUBSCRIBE US

    You will receive the latest news after you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