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垃圾資源回收的推動障礙及對策

台灣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 鄒倫 理事長

台灣家戶垃圾資源回收工作在1990年代中期開始推動,成效相當不錯。相較全球其他地區,一直名列前茅。完整的法規制度和良好的回收產業扮演關鍵的角色。但繼續提升回收率似乎面對一些障礙,到底問題何在?其實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相關策略,手段已很完整,技術難度也不高,為何會停滯,或許從民眾的角度,可以發現一些端倪!

經濟誘因永遠是民眾最重視的因素!北市在21世紀初期同時推動垃圾分類及隨袋徵收處理費,回收率立刻上升至30%。因為市民知道將垃圾盡量分類回收後,可減少收費垃圾袋的使用及負擔,當時的確發揮了很大的效果。但因垃圾處理費用不高,經濟誘因的效果無法擴大。此外,廚餘的回收需搭配一些分類及收藏的工具及室內,否則容易衍生環境衛生的問題,降低分類的意願。而更精緻的分類回收,需要一些知識及制度配合,如果方便性不足,當然也會影響市民進一步做好分類回收的意願。

針對上述問題的改善策略,除了需透過長期的教育宣導,繼續提升市民的責任感及認同感外,仍然需要在居住環境及政府施政中,繼續在軟硬體方面推動改善措施;而提高垃圾處理費用,進一步發揮經濟誘因的功能,仍然是最有效的手段。

prev next
會員留言 請先登入
社團法人台灣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
02-23688500
service@ceita.org.tw
CEITA
02-23688500
Room 402, No. 71, Zhoushan Road, Daan District, Taipei , Taiwan
service@ceita.org.tw
訂閱最新消息

訂閱後,您會收到我們的最新消息

    SUBSCRIBE US

    You will receive the latest news after you subscribe.